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之际,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宪利副教授应邀在“智·汇大讲堂”为青年学生做了题为“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从五四精神看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的专题讲座,号召广大青年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中学习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成为与祖国前途同呼吸共命运的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为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报国志,“智·汇大讲堂”特邀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宪利作本次专题讲座。
讲座分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青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部分。侯宪利副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指出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其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干部群众基础,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历史担当。

随后,侯宪利副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青年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着重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讲解。侯宪利副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侯宪利副教授的解读让青年学子更好地领会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同频共振。

最后,侯宪利副教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代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局,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大地”。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善于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望穿秋水,不如躬身入行”。侯宪利副教授在讲座的最后以此鼓励大家要汲取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立爱国志,抒爱国情,努力践行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当天收看“智·汇大讲堂”的学子们一致表示,侯宪利副教授的专题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对五四运动历史的回顾和五四精神的学理阐释,也有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接地气的、易于青年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的解读,还有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具体指导,充满了激励大家的满满正能量,收看之后获益匪浅。(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