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家讲坛第61期、“青师优能计划”第33期——“从城市伤痕到人类记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的记忆重构与和平传承”专题学术讲座在黑龙江大学汇文楼951室举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此次讲座特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张阳担任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文记东主持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张阳以四大主旨为框架系统展开讲座内容,先是充分运用一手史料,以“反人类暴行的铁证:七三一部队的罪恶史鉴”为主旨,详细阐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策划细菌战的历史背景,系统揭露了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接着以“记忆载体的蜕变:遗址保护与申遗之路”展开讲述,呈现了七三一部队遗址从战争废墟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作为二战期间细菌战遗址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在“记忆重构与传播:历史教育的当代实践”部分,张阳结合馆校共建、设立分馆、线上线下开展宣传等实践方式,探讨了七三一部队遗址的历史记忆传承与育人作用;最后以“面向未来的和平宣言:遗产保护的时代使命”为主旨,呼吁大家矢志不渝坚守和平使命。在结语部分,张阳特别强调,遗址是沉默的证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作为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承载着人类共同的痛苦记忆,回顾历史旨在从历史伤痕中汲取和平力量,反思战争与医学、良知、和平的关系,以文明对话防止悲剧重演,这正是七三一遗址研究的当代意义所在。
文记东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完整,张阳副馆长以详实史料还原了七三一部队反人类暴行的历史本貌,为在场师生呈现了历史教育与和平传承的立体化展示,并鼓励学生做历史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化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合作交流,切实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育人使命深度结合,为筑牢民族记忆、弘扬和平理念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是推进抗战历史教育与和平理念传播的重要实践,张阳的解读有助于师生深化对侵华日军暴行的认知,强化历史记忆传承的使命感,为进一步传承和平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依托学术平台,深化历史研究与教育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和平精神,书写历史研究与育人融合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