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践行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旨在引导马院学子将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厚植服务龙江振兴、服务社会发展的家国情怀。6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马微光”志愿服务队赴黑龙江省肇源县二站镇中心学校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活动。
6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肇源县二站镇中心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活动对接交流会,肇源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国栋、二站镇中心学校校长包涵、副校长孙雪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毅、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刘炳序、团委副书记张立新及双方师生代表参加交流会。

对接交流会上,张国栋对“黑马微光”志愿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肇源县始终将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此次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带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资源,为县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希望双方以此次对接为契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学生成长同向同行。

包涵介绍了二站镇中心学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特色实践成果。他表示,基层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迫切需要高校的专业引领与资源支撑。期待与“黑马微光”志愿服务队通过深度合作,在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学生社会实践赋能等方面实现突破,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朱毅对肇源县教育局和二站镇中心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服务龙江地方教育发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黑马微光”志愿服务队由学院优秀师生组建而成,旨在通过理论宣讲、实践指导、资源共享等多元化方式,助力基层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学院将以此次对接为起点,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在思政课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思政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黑大马院力量。

此次对接交流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下一步,“黑马微光”志愿服务队将通过微光汇聚,照亮基层思政教育沃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为推动龙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