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生军训期间,黑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龙课”这一黑龙江大学思政育人的创新载体为依托,创新打造“行走在军训操场上的思政龙课”品牌活动。本次系列活动紧扣“传承龙江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主线,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空间局限,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7名思政教师深入军训操场,面向10余个军训场地的40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沉浸式思政课程,既将“龙课”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深度融入军训育人场景,更以“操场即课堂、训练即研学”的独特形式,进一步丰富了黑龙江大学独具龙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从“静态讲授”变为“动态浸润”,凸显出鲜明的创新性与实践价值。

此次思政龙课打破传统课堂界限,以军训操场为“露天教室”,制定“分批次、进学院、精准化”的授课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杨、张磊、黄影、谢静、李美微、刘一鸣、赵瑛琪七位思政课教师,围绕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黑龙江大学红色校史等专题,采用“理论讲授+现场互动+情境感悟”的模式,将12课时内容与新生军训节奏深度融合。教师们在训练间隙的课堂上,深情讲述东北抗联将士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细致梳理哈尔滨这座城市在抗战时期留下的历史印记,生动阐释学校办学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人才的初心使命,让4000余名新生在军训场上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精神的洗礼,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

每场讲授结束后,各学院的互动环节均呈现出热烈氛围。有的同学结合队列训练中的坚持与突破,分享自己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新认知;有的同学则联系军训中的团队协作,畅谈对“忠贞报国”的理解。各学院辅导员则立足育人初心,鼓励同学们将军训中的韧劲转化为攻克专业难题的动力,引导学生把红色精神融入未来职业规划,共同勉励新生践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青春誓言。


此次军训操场上的思政课,是黑龙江大学“思政龙课”品牌建设中极具突破性的全新载体,它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固定场域,将理论教学与军训实践紧密结合,让思政教育在军营的历练氛围中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未来,黑龙江大学“思政龙课”将以打造覆盖多元场景、融合特色文化的系列课程品牌为核心目标,持续拓展“行走在博物馆中的思政课”“音乐中的思政课”“冰雪里的思政课”等特色课程,通过多样化教学场域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的供给、灵活教学形式的探索,构建起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思政龙课”品牌矩阵,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生活中”,从“理论灌输”转向“沉浸式体验”,最终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铸魂育人的效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