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深走实,9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汇文楼951室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融情交流共成长”主题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毅、辅导员宫笑莹及学生工作部阿孜姑丽出席会议,学院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由2025级辅导员张立新主持。

座谈会上,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发言,分享入学以来在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温暖与支持。同学们一致认为,校园是民族团结的实践场,班级是多元共融的大家庭,“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仅是口号,更是日常中的真切体会。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主动担当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宣传员,积极促进各民族同学交流,以青春智慧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为构建和谐校园、奉献社会注入青年力量。

阿孜姑丽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珍惜学习时光,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二是主动沟通交流,善用学校资源,及时了解政策信息、抓住机遇;三是尽早明确发展方向,注重实践积累,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四是保持全力以赴的态度,争取优异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朱毅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加强跨学段交流互助,形成团结向上的团队氛围,共同维护学院集体荣誉;三是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在校生要主动参与校园建设,新生要以优秀表现树立标杆。他表示,学院将持续搭建各类交流平台,为同学们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座谈会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民族团结的共识,更凝聚了大家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携手共进的责任感与行动力。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石榴籽紧紧相拥”的凝聚力,手牵手、心连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为建设和谐校园、助力社会进步注入青春动能。(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